PIV应用

 PIV 应用原理

 

PIV 是一种非接触式、全场(整个平面内)的流体速度测量技术。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测量示踪粒子在已知极短时间间隔内的位移,来反演流体的速度。具体步骤如下:

 

1. 示踪粒子播撒:

    * 在待测流场(水流、气流等)中均匀播撒微小的示踪粒子。这些粒子需要足够小(微米级)以精确跟随流体运动(跟随性好),同时又要足够大/反光以被相机清晰成像。

    * 常用粒子:水流中用空心玻璃球、聚酰胺粒子、荧光粒子等;气流中用油雾、二氧化钛、DEHS 液滴等。

 

2. 片光源照明:

    * 使用连激光器或者脉冲激光器产生高功率或能量、短脉冲(纳秒级)的激光束。

    * 通过柱面镜或球面镜+柱面镜组将激光束扩展并聚焦成一个非常薄的二维光片。

    * 这个光片精确地照亮流场中需要测量的平面(测量平面)。

 

3.        双脉冲图像采集:

    * 在极短的时间间隔 Δt(微秒到毫秒量级,取决于流速)内,激光器发射两个高强度的脉冲。

    * 高速相机(或双帧相机)与激光脉冲精确同步,分别在每个激光脉冲照亮测量平面的瞬间,拍摄一张粒子的图像(Frame A 和 Frame B)。

    * 相机通常配备窄带滤光片,只允许激光波长通过,抑制环境光干扰。

 

4. 图像分析与互相关计算:

    * 将采集到的两张数字图像(Frame A 和 Frame B)划分成许多小的区域,称为**询问窗口**。

    * 对每个询问窗口,计算 Frame A 中的粒子图案与 Frame B 中的粒子图案之间的**二维空间互相关函数**。

    * 互相关函数的峰值位置代表了该窗口内粒子群在时间 Δt 内的**平均位移矢量**。

    * 速度矢量计算: `速度 = 位移 / Δt`。

 

5. 后处理与矢量场生成:

    * 对所有询问窗口重复上述计算,得到整个测量平面上的**瞬时速度矢量场**。

    * 通常还需要进行后处理,如去除异常矢量、矢量平滑、插值等,以提高数据质量。

    * 通过采集多对图像并进行统计平均,可以得到时均流场、湍流统计量(如雷诺应力、湍动能)等。

 

核心原理总结: PIV 通过精确控制的高强度激光脉冲序列照亮流体中的示踪粒子,由同步的高速相机记录粒子在已知微小时间间隔内的位置变化,利用空间互相关算法计算粒子群的位移,进而得到流体的速度矢量场。

 

 对激光器的要求

 

激光器是 PIV 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,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测量结果的精度、分辨率和可靠性。主要要求如下:

 

1.        连续激光器:功率1-30w不等,可外部触发TTL信号。

2.       脉冲激光:

    * 绝对要求:PIV 必须使用脉冲激光器,以产生极短时间的高强度光照,实现粒子运动的“冻结”成像。连续激光无法区分不同时刻粒子的位置。

 

2. **短脉冲宽度:

    * 要求: 脉冲持续时间(脉宽)必须非常短(通常在 5-15 纳秒范围内)。

    * 原因:

        * 冻结粒子运动:在脉冲持续时间内,粒子本身的运动必须可以忽略不计(运动模糊小于 1/4 像素)。短脉宽确保即使高速运动的粒子也能在图像中呈现清晰的点状光斑,而不是拖影。

        * 减少背景光影响:短脉宽减少了相机传感器接收环境杂散光的时间,提高信噪比。

 

3. 足够的脉冲能量:

    * 要求: 单个脉冲的能量必须足够高(从几毫焦到几百毫焦甚至焦耳级,取决于应用)。

    * 原因:

        * 照亮粒子: 粒子散射的光非常微弱。高能量脉冲确保粒子散射光足够强,能被相机清晰探测到,尤其是在大视场、浑浊流体或需要小光圈(增大景深)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    * 穿透介质: 对于厚的水体、有雾的气流或复杂几何体内部流场,高能量有助于光片穿透介质并保持足够的亮度。

        * 高速应用: 高速流场需要更短的 Δt,导致粒子位移小。为了获得足够强的互相关信号,需要更小的询问窗口(包含更少粒子),此时需要更高的粒子图像强度(即更高激光能量)来维持信噪比。

 

4. 高重复频率:

    * 要求:激光器每秒能发射的脉冲对数量(即重复频率)需要足够高。

    * 原因:

        * 高速动态过程捕捉: 要研究湍流结构演化、非定常流等快速变化过程,需要高的采样率(即高重复频率的 PIV 图像对序列)。这被称为高频 PIV 或时间分辨 PIV。

        * 统计精度: 获取高精度的统计量(如湍流强度)需要大量瞬时矢量场进行平均,高重频能更快地积累数据。

    * 权衡:通常高重频激光器的单脉冲能量会低于低重频激光器(如 Nd:YAG)。选择时需要平衡能量和重频需求。

 

5. 合适的波长:

    * 要求: 激光波长通常在可见光范围,尤其是绿光(532nm)最为常用。

    * 原因:

        * 相机灵敏度:CCD/CMOS 相机在可见光波段(特别是绿光)具有最高的量子效率。

        * 滤光:使用与激光波长匹配的窄带滤光片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环境光干扰(太阳光、灯光等)。

        * 人眼安全(相对):虽然所有激光都需要注意安全,但可见光激光更容易被看到并避开(相比不可见红外光)。532nm 绿光尤其显眼。尽管如此,**任何用于 PIV 的激光器都必须严格遵守激光安全规范**。

        * 材料兼容性: 某些波长(如紫外)可能损伤光学元件或激发被测流体/粒子产生荧光干扰。

 

6. 良好的光束质量:

    * 要求:激光束应具有高空间相干性(TEM00 模式)和稳定的指向性。

    * 原因:

        * 形成均匀薄片光: 高质量的高斯光束更容易通过光学元件整形为厚度均匀、边缘锐利的薄片光。不均匀的光片会导致测量平面内不同区域的粒子亮度差异巨大,影响互相关计算精度和动态范围。

        * 能量利用效率: 光束质量好,整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小。

 

7. 精确的脉冲时序控制:

    * 要求:激光器必须能够接收外部触发信号,并精确地发射两个脉冲(构成一个 PIV 脉冲对),且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Δt 必须非常精确且稳定可调。

    * 原因:

        * 同步: 激光脉冲必须与相机的曝光时刻严格同步。

        * 精确控制 Δt:Δt 是计算速度的关键参数,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速度测量的精度。Δt 需要根据流场速度范围进行优化设置(位移在询问窗口内约 1/4 到 1/2 大小)。

 

8. 稳定性与可靠性:

    * 要求: 激光输出(能量、指向、时序)需要稳定可靠,尤其在长时间测量或恶劣环境中。

    * 原因: 保证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。

 

 常用 PIV 激光器类型

 

* 双腔 Nd:YAG 激光器:

    * 特点: 目前最主流的选择。两个独立的激光谐振腔(通常共享一个泵浦源),可以独立控制或联动。输出波长 532nm(基频 1064nm 倍频),脉宽 5-10ns,单脉冲能量高(可达数百 mJ 甚至 J 级),重频中等(通常 10-50 Hz,高频型号可达 kHz)。稳定性好。

    * 适用: 大多数通用 PIV 应用,特别是需要高能量的场合(水洞、风洞、大视场、复杂环境)。

* 高重复频率固体/光纤激光器:

    * 特点:重频很高(kHz 到 MHz),但单脉冲能量较低(μJ 到 mJ 级)。波长多样(常见 527nm, 532nm)。

    * 适用: 高频 PIV/TR-PIV,研究快速非定常流动、湍流精细结构。通常用于小视场、低速度梯度或非常洁净的流场。

*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:建议型号:DPSS-532-20w

    * 特点: 结构紧凑、效率高、寿命长。性能介于 Nd:YAG 和高重频激光器之间,重频和能量可调范围广。

    * 适用: 便携式 PIV 系统、中等要求的实验室和工业应用。

PIV激光器和相机配置建议:

流速 参考硬件

0-2m/s 高速相机+连续激光器

0-5m/s 高速相机+高频单脉冲激光器

5-10m/s 高速相机+高频双脉冲激光器

>10m/s 高速跨帧相机+高频双脉冲激光器

创建时间:2025-06-23 14:40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行业应用    PIV应用